“工程材料送到了,讓他們現場驗收就可以了吧?”同事的一句話讓交投置業(yè)公司成本合約部經理賴盛君陷入沉思。次日清早,他就拎著他的安全帽,帶著圖紙出現在項目現場了,對項目進場的材料認真檢查、反復核對,驗收完畢才放心地離開。
是“匠”人,更是“犟”人
賴盛君剛剛承擔起成本合約部重任時,面對復雜的測算和繁瑣的合同條款,常常加班到深夜,重重的擔子壓著他喘不過氣,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,讓他咬著牙堅持了下來。
為了準確估算出項目的成本,他一頭扎進各種資料山海中,白天跟著工程人員去現場勘查,了解施工工藝和材料價格,晚上回到辦公室對著電腦,逐項核對數據。辦公室里常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,為了一個數據的準確性,反復核驗測算。建設單位的工作人員都玩笑道:“我們都認得他的安全帽啦!賴經理已經是我們的老朋友了?!闭l也想不到,這個管控成本的經理會這么頻繁地出現在施工現場。為了找到更合適的材料,電話從白天打到晚上,供應商們都佩服他的耐心和專業(yè)精神。“成本合約人的‘戰(zhàn)場’不僅在辦公室,更在每一個施工現場的角落、每一份合同的細節(jié)之中”,他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。
就是這份“匠”心和“犟”勁,讓他頂著壓力,迅速適應部門的工作,了解項目現場的基本情況,融入置業(yè)公司這個大家庭。
為成本“瘦身”,讓效益“成長”
為達到置業(yè)公司降本增效的目標,他多方了解、學習,想從其他企業(yè)先進的管理經驗中獲得一些成本管控的新辦法。經過一番苦學,不僅掌握了優(yōu)化和完善管理制度的核心,還結合置業(yè)公司的實際情況,采取下浮系數的新模式,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,在2024年為公司節(jié)省了約3200萬元的建設成本;在完成竣工結算工作時,他更是化身“鐵面判官”,對每一項費用嚴格把關。這不僅僅是數字上的勝利,更是他對工作極致追求的表現!
挑戰(zhàn)面前不低頭,大膽創(chuàng)新求突破
地產行業(yè)競爭日益激烈,賴盛君深知只有不斷創(chuàng)新,才能不被時代淘汰,他積極關注行業(yè)動態(tài)和前沿技術,不斷探索成本管控的新思路。“真正的轉型不是換賽道,而是給傳統(tǒng)行業(yè)裝新引擎。”這句話一直牢記在賴盛君心里。
在項目現場總能看到他的身影,觀摩學習鋼筋水平間距、排煙防火管道及橋架支架布設......他嘗試將工程施工和成本管控結合起來,并沒有因為跨領域、零經驗而退縮,反而用迎難而上的精神不斷學習。只有將這些工作學透了,才能在工作中獲得新的思路和方向。同時,他還帶頭掀起了AI智能的學習浪潮,“爭取每周‘吃掉’一個AI工具!”他笑著說,轉頭就又和這些智能技術較上了勁,不學會不罷休,嘗試著將新興技術與地產工作融合起來,不斷創(chuàng)新和優(yōu)化工作模式?!?/span>不學習就不會進步,不進步就會被時代淘汰”,他總是這樣和員工們說,并且樂于將這些“研究”成果分享給大家。
面對自己陌生的業(yè)務領域,他總是抱以積極探索的精神,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新挑戰(zhàn)。憑借卓越的專業(yè)能力和敬業(yè)精神,賴盛君于2023年被福建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福建省勞動模范”稱號,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勞動者的擔當與風采。
一個人可以走得快,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遠。他沒有將工作成果歸功于自己,在工作中注重團隊協(xié)作、重視團隊成員的培養(yǎng)和發(fā)展,與大家探討最新的行業(yè)知識、交流實踐經驗,帶領團隊有序完成部門各項工作。“我只是置業(yè)公司的一個縮影”,他總是謙虛地說道,默默無聞地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,以十年如一日的細致和耐心,踐行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以點滴匠心助力企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。